跳到主要内容

3D 打印名词解释

  • 增材制造(Additive Manufacturing,AM):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,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制造零件或实物的工艺。
  • 三维打印(3D Printing):利用打印头喷嘴或其他打印技术,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来制造零件或实物的工艺。
  • 快速原型制造(Rapid Prototyping):利用 3D 打印快速制作产品原型验证设计。
  • 熔融沉积成型(FDM):最常见的 3D 打印技术,通过加热挤出热塑性材料逐层堆叠成型。
  • 光固化成型(SLA):利用紫外激光固化液态树脂的 3D 打印技术,精度高。
  • 选择性激光烧结(SLS):用激光烧结粉末材料(如尼龙)形成固态结构的打印技术。
  • 数字光处理(DLP):类似 SLA,但使用投影仪一次性固化整层树脂,速度更快。
  • 颗粒挤出(Pellet Extrusion):直接使用塑料颗粒而非线材的 3D 打印技术。
  • 电弧增材制造(WAAM):通过电弧熔融金属丝进行大型金属件堆积成型的技术。
  • 电子束熔融(EBM):高能电子束熔化金属粉末的 3D 打印技术,适用于航空航天部件。
  •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(DMLS):通过激光烧结金属粉末制造致密金属零件的技术。
  • 切片软件(Slicer):将 3D 模型转换为逐层打印指令(G代码)的软件,如 Cura、PrusaSlicer。
  • G代码(G-code):控制打印机运动的指令集,包含移动路径、温度等参数。
  • 线材(Filament):FDM 打印用的热塑性材料,如 PLA、ABS、PETG 等。
  • PLA(聚乳酸):环保可降解的 3D 打印材料,低温打印,易成型但耐温性差。
  • 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):强度高、耐高温的工程塑料,打印时易翘曲。
  • 树脂(Resin):用于光固化打印的液态光敏材料,需紫外线固化。
  • 尼龙(Nylon):高韧性、耐磨的 3D 打印材料,需高温打印和防潮存储。
  • TPU(热塑性聚氨酯):柔性材料,用于打印弹性或减震部件。
  • 层高(Layer Height):单层打印材料的厚度,影响表面光滑度和打印速度。
  • 支撑结构(Support):临时结构,防止悬空部分在打印过程中坍塌,需后期去除。
  • 热床(Heated Bed):打印平台加热装置,减少材料冷却收缩导致的翘曲。
  • 挤出机(Extruder):FDM 打印机中将线材熔化并挤出的核心部件。
  • 喷嘴(Nozzle):挤出机末端的金属喷口,控制材料挤出粗细(常见直径 0.4mm)。
  • 回抽(Retraction):挤出机在空移时回拉线材,减少拉丝现象。
  • 填充密度(Infill):模型内部结构的填充比例,影响强度和材料消耗。
  • 外壳(Shell/Perimeter):模型外层壁的厚度,决定表面硬度和外观。
  • 桥接(Bridging):无支撑情况下跨越水平空隙的打印能力。
  • 翘曲(Warping):材料冷却收缩导致模型边缘脱离打印平台的现象。
  • 拉丝(Stringing):喷嘴移动时漏料形成的细丝,需调整回抽和温度解决。
  • 退火(Annealing):通过加热改善打印件机械性能的后处理工艺。
  • 多材料打印(Multi-material):同一模型中混合使用不同材料或颜色打印。
  • 双挤出(Dual Extrusion):配备两个挤出机的打印机,支持多材料或支撑结构。
  • 水溶性支撑(PVA):一种可溶于水的支撑材料,常用于双挤出复杂模型。
  • 构建板(Build Plate):承载打印模型的平台,可涂胶或贴膜增强附着力。
  • 调平(Bed Leveling):校准打印平台与喷嘴的距离,确保首层均匀粘附。
  • 热端(Hotend):挤出机中加热和融化线材的组件,含加热块、喉管和喷嘴。
  • 冷却风扇(Part Cooling Fan):对打印层吹风加速冷却,减少变形和提升细节。
  • 层粘附(Layer Adhesion):相邻打印层之间的结合强度,受温度和速度影响。
  • 后固化(Post-curing):光固化树脂打印后二次紫外线处理,提高硬度和稳定性。
  • 金属 3D 打印:通过激光烧结金属粉末(如钛、铝)制造高强度金属件。
  • 生物打印(Bioprinting):使用活细胞和生物材料打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。
  • 砂型铸造(Sand Casting):3D 打印砂模用于传统金属铸造的工艺。
  • 连续纤维增强(Continuous Fiber):在塑料中嵌入碳纤维等材料提升强度。
  • 树脂槽(Vat):光固化打印机中盛放液态树脂的透明容器。
  • 脱模(Demolding):从打印平台或模具中取下成型件的过程。
  • 层错位(Layer Shifting):打印中因机械故障导致的层间位移,模型错位。
  • STL(Stereolithography):一种 3D 打印文件格式,通过一系列的三角形来描述模型的表面几何形状。
  • OBJ(Object):一种 3D 模型文件格式,用于存储 3D 模型的几何信息。
  • CAD(Computer-aided Design):计算机辅助设计,使用计算机软件创建、修改和优化产品设计的方法。
  • CAM(Computer-aided Manufacturing):计算机辅助制造,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设备进行制造过程的自动化。
  • CAE(Computer-aided Engineering):计算机辅助工程,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分析和模拟。